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正文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究竟是哪位?

【来源:《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究竟是哪位? | 发布日期:2018-10-17 】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名画鉴赏

中国的古代绘画中保留了许多游春题材的画作,最引人注目的一张当推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原因之一便是这次游春的人实在不一般。《虢国夫人游春图》与《丽人行》表现的是极为相似的题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卷《虢国夫人游春图》并不是张萱原作,而是北宋摹本,有人认为是宋徽宗的手笔。另外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有李公麟一卷《丽人行》,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同小异,应出自同一底本,都是态浓意远、肌理细腻,“绣罗衣裳”跨着骠健骏马,贵族之气溢满全绢,在典型的唐人造型与色彩氤氲中飘忽着杜诗的兴味。张萱是盛唐时期非常擅长人物画,尤其是描绘贵族生活的一位宫廷画家,虽然没有留下原作,但从文献中记载的一些画名就可窥见全豹了,像他画的《宫中七夕乞巧图》、《贵公子夜游图》、《太真教鹦鹉图》等等。他还曾以王昌龄的《长信秋词》诗意作画,描写宫廷中被冷落女性的落寞之情,据说张萱刻画得很是到位。所以有人认为张萱是在杜甫写得此诗之后方以其诗意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此说虽无客观的文献依据,却不失为一种极有可能的推断,两者传达出来的时代风格、文化背景实在有太多的共同之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寥寥数十字,便将一次舒适的祈雨并春游让两千年来的人们与他们共享。春光明媚,优游行乐,孔夫子都对此大表赞成,后来历代的贵族怎么会在美好的季节错过游春的好机会呢?中国自古有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修禊的风俗,这是一种在水边举行除灾祛邪的祭祀活动。曹魏之后,上巳节就固定在三月三日举行,除祭祀之外又增加了水边宴饮的风俗,《兰亭序》中所说的“曲水流觞”就是关于这种宴饮最有名的记载。唐代一直有过上巳节的传统,《秦中岁时记》载文:“唐上巳日,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唐玄宗在位、发生安史之乱之前,是唐朝最为稳定繁荣的时期,上层社会的舒适生活达到近乎奢靡的程度,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玩乐方式,游春踏青则是刚刚脱去冬衣的他们挥鞭聚马、鲜装艳服、活动筋骨的最佳选择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中国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一幅传世珍品。此画卷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在众女仆的导引和护卫下乘骑踏青游春,真实地描绘了唐代上层社会妇女闲散享乐的生活,展现了贵族妇女的骄纵和欢畅。画卷中何人为虢国夫人,众说不一,一种说法认为右起第五人应是虢国夫人。唐朝时期由于受游牧民族的深远影响,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无比重要,也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地位较低的平民、商人、进士等不得骑马只能骑驴。而虢国夫人所骑的马可是有名的“三花马”,把马鬃修剪成三个弧形,这是御马独有的标志,图中两匹“三花马”,后一匹为虢国女儿及侍姆所骑,而虢国的三花马更加威武雄壮,形体最硕大健壮,品种最名贵,装饰最豪华,刺绣、金饰最精美。北宋美术评论家郭若虚也曾指出:“张萱画虢国夫人出行图中有‘三花马’”。而且古代的骑乘是有尊卑贵贱之分的,一是马胸前的“踢胸”即红缨饰物,这是一种表明身份的警示标志,遇见这样标志的人必须让道、回避或下马;二是马肚两旁的“障泥”,因为骑者身份高贵,衣服不能有丝毫污泥,所以主人的“障泥”都比较长,而仆人的“障泥”不能超过马肚。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全画不作背景,从画中人物陶醉于景色的精神状态,可感受到这队人已沐浴在郊野的春光之中。画中的贵妇除男妆外,发饰束成堕马髻,发髻偏倒下垂,侍从则梳低髻,这是女仆特用的发饰,虢国夫人着淡装,随从们着男装。马上女性穿的都是质地轻柔、色彩温和俏丽的春衫,让每个人或丰腴,或瘦削的身材毕露无遗。所作人马,显露出浓厚的贵族气息和骄纵之态,铺排出雍容华贵的气势。全卷线条工稳流畅,设色富丽匀净,人物造型丰腴肥硕。鞍马的造型与画风参用了同时代韩斡的肥马形象,体现了盛唐“马尚轻肥”的审美观念。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构图前疏后密,作锥形前行状,看遍全卷既整齐又有变化。全卷人物面容丰满,体态丰腴;线描工细劲健,匀整流畅;敷色妍雅,多施朱红、橘黄、翠绿等明快的色彩,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不单调,富有装饰性。为了突出主题,画中不绘任何背景,通过人物的神情动态以及装备华丽的马匹那轻快有节奏的行进步伐,烘托出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暮春气息。

此画在游春题材中独树一帜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画作本身。《虢国夫人游春图》不着一点背景,纯以数人骑马行进作为表现对象。张萱在处理人物形象时,在他们脸部以及身上的一些部位的绢背面平涂了一层石色,这样透过一层绢出来的颜色,仍然有其鲜艳之处,但是较直接涂在正面要沉静许多,在此基础上再从正面渲染,最后罩色出来,使人物面容、服饰色彩搭配既有对比也不失于繁杂,虽花团锦簇又层次井然;画中骏马体态丰满,有神骏之气,看上去似乎施色不多,其实层层渲染,诸色调和,是费了很多功夫才画出的这种效果。

从画中人物来看,全卷起首是前后稍有参差的两男装一红装,骑浅黄色三骢马者着虾青色窄袖圆领衫,其上描金鸾凤团花隐约可见;其后穿胭脂色的女孩和骑黑骏马从监均手扬马鞭,却面无焦急之意,马儿也走得不紧不慢,有些在嬉戏的样子。三骑之后是并辔而行的两位云髻高耸的贵妇人,靠近观者的一位应该就是虢国夫人,旁边的一位可能是韩国夫人,两从之后居中者是老年侍姆,右手护着鞍前幼女,侍姆右侧是另一从监,左侧为一红衣宫女。这几个人之中是有着一定情节的,小女孩嘴角下撇,似有不满,也许还发出了哼哼叽叽的抱怨声,引得侍姆低头哄逗,韩国夫人回头询问,一边的从监也扭头看看发生的情况。只是虢国夫人仍然平静地前视而若有所思,那神情有些飘忽,好像不仅没有听到孩子的娇嗔,连面前的春色也不在她的眼里,完全是漫步在自己的世界,她在想什么呢?春天是美丽而充满生机的,贵族们喜欢享乐,但总不免因终日的逸乐而带来某种心灵上的空虚,《虢国夫人游春图》以无春之景画出春之生机,以一种行进徐缓的节奏和虢国夫人心不在焉、非颦非笑的表情描写了更多画外的涵义,从虢国夫人那淡定高贵的神色中映现出来,也使千年之前大唐盛世的某个春日午后的慵懒一点点生动起来。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早已失传,但在北宋内府《宣和画谱》中,却著录着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宋徽宗时代,画院兴盛,宫廷绘画再次出现高峰。当时一位没能留下姓名的画院画家,精心临摹绘制了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从画中不失唐代绘画风韵特点看,临摹该画作时一定有原作为依据。史载北宋“靖康之难”之际,《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宋徽宗、钦宗一道被金人掳到北方。时隔六七十年后,《虢国夫人游春图》以交换的方式回到南宋,相继为宰相史弥远、贾似道收藏。后贾似道将《虢国夫人游春图》带回福建老家珍藏。《虢国夫人游春图》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高超的艺术价值于一身,加之高品位的观赏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绘画遗产中最为难得的杰作之一。宋人临摹复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不仅保持了唐代张萱原作的面貌和神采,而且糅合了北宋画院雅致、飘逸、明快的绘画风格,成为融合唐、宋两代宫廷绘画的稀世杰作,并且流传至今,成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实在值得庆幸。

画趣拾珍

《虢国夫人游春图》未必有讽刺性,但善于画绮罗人物的张萱完全可能以虢国夫人为描绘对象,记录唐代仕女的生活方式。北宋《宣和画谱》著录张萱作品47件,除《虢国夫人游春图》外,还有《虢国夫人踏青图》、《虢国夫人夜游图》,可见张萱对虢国夫人这一题材情有独钟。《虢国夫人游春图》这幅本没有题名的画会被冠以今天的名字,是出于北宋文人。北宋时在文人中间流传着以“虢国夫人”为名的绘画,或许是一件,或许是许多件。人们一般把它叫做《虢国夫人夜游图》,有时也叫《虢国夫人出游图》、《虢国夫人晓妆图》或《虢国夫人踏青图》。我们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名称是正确的,或许在北宋人看来,名称并不重要。同类题材的《虢国夫人夜游图》虽已失传,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亲眼目睹过此图,并写诗描述其所见: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根据苏东坡《题〈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中的描绘,《虢国夫人夜游图》在画面布局上与现存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相差无几。《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彪悍的骏马与柔弱的美人,使画面中的女性气质平添了一股刚强的野性。缓辔行进、正装骑马的女性所需要注意更多的是仪表,这大概也就是为何我们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看到的是缓缓的马步和矜持的姿态。唐朝时很多贵夫人都会骑马,皇室很是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这和唐朝皇帝的鲜卑血统有关。盛唐以来,随着女性骑马的限制越来越少,贵妇人骑马出游逐渐成为一个流行的艺术题材,是身份的象征。到了后世,这种景象再也看不到了。《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诗圣”杜甫写过一首乐府诗《丽人行》,描绘的正是上巳节这一天杨家姐妹们游春及百官宴的盛况。天宝四年(745年)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妃,“三千宠爱在一身”,杨氏一门恩宠一时,势倾天下,而虢国夫人是唐朝最奢华的一个女人。杨氏姐妹的活动与容貌不仅见于诗歌中的文字记载,文献中提及宫廷画家如张萱、周昉等人都曾经为杨贵妃、虢国夫人等多次画像,足以想见当时杨氏姐妹的风光景象。唐朝著名诗人张祜所作《集灵台》(之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诗中所说的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杨氏才貌双全,不让其妹杨玉环半分。曾嫁裴氏为妻。裴氏死后,才三十出头的杨三姐就成了寡妇。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壮大家族势力,请求唐玄宗将三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封三人为国夫人,分别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当时,三位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礼相待。而杨氏一门皆受封爵,贵不可言。这首七绝诗通过对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的情景就将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和杨氏专宠的嚣张气焰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平明时分本不是朝见皇帝的时辰,虢国夫人却能上朝,不是皇帝特宠哪得如此,宫门乃是禁地哪能骑马,虢国夫人却能骑马而入,不是皇帝特准哪能如此。而胭脂水粉本是使女子更增美色的化妆品,而虢国夫人只是淡扫蛾眉而已,是她自信自己的天然美色胜似脂粉妆饰,也正是为了在皇帝面前炫耀争宠,这与以浓妆艳抹取悦于君王实为异曲同工。

唐玄宗每年十月要游幸华清宫,虢国夫人与韩、秦两夫人及杨氏兄弟一并跟从,锦绣珠玉,鲜华夺目,所经之处遗失丢弃的首饰珠宝玉器很多,香风飘达数十里。随着杨贵妃的宠遇逐日加深隆重,尤其是虢、韩、秦三夫人也宠遇愈隆,唐玄宗每年赏赐给她们的脂粉钱就有千贯之多。而她们又竞相构筑宅第,互相攀比,见所建比自己住宅宏丽的即拆撤重建,每建一堂花费都在千万以上,土木之工,昼夜不息。这其中又属虢国夫人最为豪侈,所建新宅园的中堂召工圬墁,约用钱二百万贯,圬工还求再加厚赏。其出手豪奢由此可见一斑。不久,秦国夫人死,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更加权势冲天。当时十宅诸王和百孙院婚嫁,也都由她们两人介绍,而且每次介绍都要索取贿赂千贯之多,所奏请无不称旨。

天宝十年正月望夜,杨家联袂夜游,与广宁公主争过西市门。杨氏家奴挥鞭及公主的衣服,公主堕马。驸马程昌裔搀扶公主,因而被打了数鞭。广宁公主向父皇唐玄宗哭诉,唐玄宗下令杀了杨家奴仆,但两位公主的驸马却因此丢官。当时长安城中有歌谣唱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妆门楣。”

虢国夫人

安禄山叛乱后,唐玄宗准备让皇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虢国夫人与诸杨兄妹相聚而哭,随之谋划一番,让杨贵妃出面,谏阻了唐玄宗的内禅。但安禄山的叛军还是凶狠地向长安杀来,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从长安出逃,行至马嵬坡时发生军士哗变,大内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杀宰相杨国忠父子,随即又逼迫唐玄宗下令让杨贵妃自缢而死。当时虢国夫人也逃出长安西行,当她得知杨国忠、杨贵妃相继遇难的消息后,与其子女及杨国忠妻一起骑马逃奔陈仓,县令薛景仙闻讯后亲自率人追赶。虢国夫人仓惶中逃入竹林,先是将其子裴徽和杨国忠妻裴柔杀死,后又挥剑自刎未死,被薛景仙抓获,关入狱中。这时,虢国夫人并无惧色,从容应对。不久,刎伤出血凝结喉中窒息而死,被葬在了陈仓郊外。

虢国夫人是个既奢华妖娆而又决绝的女人。说她决绝,是因为她的死,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用利刃切开自己的咽喉的。杨贵妃因得宠于唐玄宗而扬名于世,虢国夫人又因杨贵妃扬名于世,虢国夫人的这种裙带关系正是当时政治昏暗的具体表现。她曾借助于这种裙带关系,一时权倾天下,奢侈挥霍,收受贿赂,浊乱朝政,对天宝时期唐朝的政治起了很坏的作用。

名家小传

张萱,唐代画家,京兆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713~741)年间任过宫廷画职。流传下来的著名作品是《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据文献记载曾画过《明皇斗鸡射鸟图》《明皇纳凉图》《明皇击梧桐图》《太真教鹦鹉图》《虢国夫人夜游图》《虢国夫人踏青图》《午后行从图》《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安乐仕女图》等,均已失传。

他善画仕女和婴儿。他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形貌,又有活泼神采。他是周昉仕女画的先导,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极为深远。

唐以前的妇女画,多以后妃、烈女、孝妇为题材,旨在宣扬封建伦常。张萱、周昉突破了这个旧套,描绘了许多家常顼事,如游春、赏雪、乞巧、藏迷、扑蝶、烹茶、吹箫、听琴等等,妇女画的题材从此广阔了,但依然是贵族妇女的享乐生活。